1.勵磁涌流的產生及克服方法
電力變壓器的差動保護一般包括以下兩個部分:一是鑒別勵磁涌流和內部故障電流,二是區分外部故障和內部故障。長期的運行經驗表明差動保護是能夠準確區分區內和區外故障的, 因此當前變壓器差動保護的主要矛盾集中在鑒別勵磁涌流和內部故障電流上。當變壓器及其所在系統正常運行時,對于大型變壓器,勵磁電流遠小于額定電流,不會影響變壓器縱差保護的工作性能;當外部系統短路時,電壓嚴重下降,勵磁電流更是進一步減小。而當變壓器空載合閘或外部故障切除后電壓恢復時, 勵磁電流將明顯增大,可達變壓器額定電流的6~8倍。此時若不能通過涌流識別判據對其進行制動,則保護必然會誤動。
間斷角原理是根據變壓器勵磁涌流和內部故障的具有不同特征電流波形的來區分是內部故障還是勵磁涌流的。小電流情況下電流中的諧波含量以及頻率的變化對間斷角的測量影響較大, 因此在系統振蕩時可能誤動。二次諧波制動原理是勵磁涌流中含有較大的偶次諧波分量且以二次諧波為主, 通過計算差動電流中的二次諧波電流可以判斷是否存在勵磁涌流。利用變壓器電壓量判別涌流的基本原理是當變壓器因勵磁涌流出現嚴重飽和時, 端電壓會發生嚴重畸變, 其中包含較大的諧波分量, 可以用來鑒別勵磁涌流。
應用最廣泛的二次諧波制動原理, 利用了電流中明顯的諧波特征。間斷角原理的差動保護則運用了電流的明顯波動特征。就采用的信息量而言, 間斷角原理使用了更多的信息, 而二次諧波則較少。因此, 從原理上講, 間斷角原理比二次諧波更先進, 只是由于微機實現的困難才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2.不平衡電流產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其產生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計算變比與實際變比不一致而產生不平衡電流;由變壓器帶負荷調節分接頭產生的不平衡電流;電流互感器傳變誤差產生的不平衡電流;變壓器勵磁電流產生的不平衡電流。其中,勵磁電流造成的影響最大。
在進行差動保護時,不平衡電流會大大增加,使差動電流保護裝置處于更加不利的狀態,所以減小不平衡電流是十分必要的。為減小因電流互感器性能不同引起的穩態不平衡電流,應該盡可能的使用型號,性能完全相同的D 級電流互感器,使得兩側電流互感器的勵磁化曲線相同,以減小不平衡電流。另外,減少電流互感器的二次負載并使各側負載相同,能夠減小鐵芯的飽和程度,相應減小了不平衡電流。
為減小暫態不平衡電流,根據電流互感器暫態不平衡電流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非周期性分量,使電流完全偏離時間軸一側的特點,常在差動回路中接入具有速飽和特性的中間變流器(BHL), BHL的作用是使暫態不平衡電流不反映到繼電器回路中去,以避免誤動作。縱聯差動保護,它在原理上不反映相鄰元件上發生的短路故障,不需要在時間上與相鄰元件相配合,可實現速動,因此在發電機,變壓器,母線保護中得到廣泛應用。